【胡杨网】王振华:位卑未敢忘忧国,躬耕丝路亦豪迈
团青新闻
【胡杨网】王振华:位卑未敢忘忧国,躬耕丝路亦豪迈
发布时间:2020-06-21
  

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振华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是本届新疆唯一荣获此项荣誉的个人。

王振华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个人) 

巧合之中有必然

  1998年9月,19岁的王振华离开家乡河南周口,来到石河子大学就学。两年后,因农业水利专业学费低,班级前三名可拿到1000元奖学金,王振华选择了就读该专业。虽然对该专业了解甚少,但仅两年时间,他就成为全校选择艰苦专业并获奖学金的唯一一人。

  2002年,石河子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第一次有了硕士推免权。王振华大学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成绩也名列前茅,大学毕业的他决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有幸成为全校15个推免生之一。

  攻读研究生学业期间,王振华跟着导师开始接触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他在五师九〇团待了两年,深入田间做研究实验,并完成了硕士论文。

  “巧合吧!选择农业水利专业是巧合,研究干旱区节水灌溉更是巧合,也是必然选择。”王振华告诉记者。

  王振华扎根边疆20年,针对边疆水利和绿洲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潜心开展以大田滴灌为核心的干旱区节水灌溉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争取产学研合作项目16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在干旱区作物滴灌节水关键技术、绿洲农田滴灌水盐调控技术、滴灌作物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兵团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有付出就有收获,王振华也获得了多项荣誉:荣获第六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第二届兵团青年五四奖章等,2014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2019年1月6日,王振华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

王振华在田间做滴灌试验

精心钻研筑成就

  做棵胡杨,扎根边疆;论文成果,紧贴实践;绿洲生态,节水控盐;山盆系统,自动灌溉。这是2013年10月,王振华定下的科研目标暨自勉打油诗。

  从2008年至今,10年间,王振华带领团队全面系统研究了北疆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油葵、青储玉米等)高效节水关键技术,基于滴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提出了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的毛管适宜间距、布置模式及需水规律,建立了北疆气候条件下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灌溉制度、水肥耦合模型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探明了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盐分运移规律,提出了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盐分阈值及水盐调控技术模式,有力推动了新疆滴灌小麦面积超过1800万亩。

振华带领团队研究

王振华一线调研

2008年以来,王振华在十三师系统研究提出了极端干旱区葡萄和大枣滴灌主要设计参数、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同时,研究了关于滴灌自动化在极端干旱区应用过程存在的关键问题,该研究成果在十三师及哈密地区广泛应用。

  王振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5项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计划10项,为兵团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反哺为育人

  扎根边疆二十载,维稳戍边育英才;位卑未敢忘忧国,躬耕丝路亦豪迈。2018年9月的一天,在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二楼的一间办公室,39岁的年轻教授王振华站在窗口,望向夜幕降临的校园,思绪回到了20年前第一次踏进校园的那个夜晚。良久之后,他返回座位,提笔写下上面这首诗,纪念在兵团学习工作的整整20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2016-201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留学归来的王振华,毅然返回石河子大学任教。不是因为这里有一流的教学条件或科研平台,只因这句歌词始终萦绕在他耳畔。

  在王振华看来,教师应具备“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相结合的理念。

  2005级民族班全班有学生33名,在担任班主任的5年间,王振华独创了一套工科少数民族班级管理办法,经过5年的大学时光,班级33名少数民族学生100%取得毕业证、100%取得工学学士学位证、100%找到理想工作,48.5%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班级先后荣获石河子大学文明班集体、石河子大学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成为兵团高校民族团结的典范。

王振华所带班级学生全部获得双证,

合影庆贺

随着对高校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王振华主要参与完成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05版、2009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2015年,他担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总指挥兼攻关组组长,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带领学院农水专业认证团队成功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新疆高校中率先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截至2018年12月,该专业培养本科生3220余人(含区域少数民族毕业生200余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新疆工作,成为维稳戍边的重要力量。

  王振华13年的育人建设历程和一线教学经验,推动形成了边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促改进的核心理念,培养了大批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合格人才。